6.2万商品在线交易!今年的非遗购物节“购”嗨!
2020-06-15 15:35:00
今年我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场城市设在吉林市,重点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餐饮类非遗项目,推动非遗扶贫、普及非遗知识、宣介健康理念。近一个月来,吉林非遗购物节、“非遗体验,传承实践”数字非遗体验、“舌尖上的非遗”吉林省餐饮类非遗线上惠民销售、“镇馆之宝”博物馆馆藏推介、“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线上非遗宣传、吉林省“线上博物馆等你来”宣传、“传承文物记忆,展现吉林风采”文物资源宣传展示共7类活动,以网络平台为主,全省广泛开展了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宣传传播、研讨交流及文物惠民等活动。
开启新模式,非遗产品线上开售
上线店铺113个,上线非遗产品种类445种,涉及77个非遗项目,84位非遗传承人,52个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共售卖非遗商品6.2万件(套)……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非遗购物节”助力非遗开启了云端购物新模式。
打开各大电商平台,“吉林非遗购物节”的产品涵盖了吃、穿、用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舌尖上的非遗美食、百年老字号的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不仅类型多样,而且数量丰富。此次我省积极同阿里、京东、拼多多、快手等主流电商进行对接,为非遗企业、传承人和电商搭建合作平台。
今年是我省首次通过电商平台集中展现非遗产品,是对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一次尝试,开创了非遗营销的新模式,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推广和展示,促使线上线下联动,传统与时尚相融,打造非遗新型消费链条,吸引更多人了解和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
触摸新脉络,非遗体验创新相约
自5月19日起,吉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主题鲜明,创新不断。各地以本地区优秀非遗项目为载体,陆续推出“非遗体验,传承实践”等非遗体验活动,尤其是非遗项目的图、文、音、视作品,在线上展示了非遗的独特魅力。“数字非遗体验活动”运用各级各类媒体及文旅系统自媒体平台,通过直播、培训、项目介绍等多种方式,集中推介100余项非遗项目,宣传健康养生理念,提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社会影响力。
6月13日,作为全省非遗日的主场地,吉林市启幕吉林省首届非遗武林大会,通过线上展播,程式八卦掌、尹派八卦掌、无极拳、八卦无极拳、双翼太极、无极拳等项目88名传承人线上讲解基本动作,切磋武林技艺,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同时,对打盘龙棍、棍进枪、单刀配春秋等传统武术器械对练表演也精彩亮相。
在长春,巴蜀映巷商业街热闹非凡,东北大鼓、古琴、评剧等精彩的艺术表演,让市民群众和非遗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在汪清,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向网络观众推广朝鲜族农乐舞,介绍农乐舞几代人的传承故事及保护成果,在集安,“人参炮制技艺”通过线上宣传推广,向群众普及了相关健康知识;在通化,满族剪纸传承人为广大剪纸、撕纸爱好者授课,全省各地以多种方式宣传推介以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为主的非遗项目,让市民更加了解非遗、喜爱非遗……
焕发新活力,非遗扶贫惠民亲民
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融入百姓生活,市民不仅见证了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共同助力了非遗与扶贫的合作联手,有效促进了贫困地区的居家就业,打造了非遗传承与扶贫效益共进的脱贫新路。
延边香玉食品有限公司长期雇佣20名村民在厂务工,每人年收入近3万元。厂子还引导全村61户村民入股发展辣椒业,每年为村民支付工资近30万元;汪清县关东粉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已销往国外,公司提供的就业岗位逐年增加,为贫困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蛟河市森百味食品有限公司60万斤采购订单全部来自黄松甸镇,解决劳动力200人以上;大山合集团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标准化基地带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1200户示范户和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连续四年实现了户均增收近2万元的目标;秋梨沟柳编多次在敦化市各村屯开展柳编培训活动,2016年以来共培训贫困户110多人,解决劳动力就业320多人……
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活动推进了传统工艺传承保护与贫困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这场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盛宴,使文化遗产进一步惠民亲民,使非遗真正融入了新时代的新生活。此次系列活动发布相关报道250余篇,共计阅读72.7万余次,转发近3万次,成为市民云上感受非遗之美的开端,使市民真正感受到非遗魅力带来的幸福。
上一篇:2020年吉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